

LC := REF(CLOSE,1);
VID := SUM(VOL,2)/(((HHV(HIGH,2)-LLV(LOW,2)))*100);
RC := (CLOSE-LC)*VID;
LONG := SUM(RC,0);
DIFF := SMA(LONG,10,1);
DEA := SMA(LONG,20,1);
LON :=DIFF-DEA;
LLL:=MA(LON,10);
IF(LLL>=REF(LLL,1),LLL,NULL),COLORRED;
V2:EMA(LON,1),COLORGREEN;
V3:EMA(V2,3),COLORGREEN;
V4:EMA(V3,3),COLORGREEN;
V5:EMA(V4,3),COLORGREEN;
V6:EMA(V5,3),COLORGREEN;
IF(V2>=REF(V2,1),V2,NULL),COLORRED;
IF(V3>=REF(V3,1),V3,NULL),COLORRED;
IF(V4>=REF(V4,1),V4,NULL),COLORRED;
IF(V5>=REF(V5,1),V5,NULL),COLORRED;
IF(V6>=REF(V6,1),V6,NULL),COLORRED;
0,COLORWHITE;
STICKLINE(V2>REF(V2,1),V2,REF(V2,1),3,0),COLORRED;
STICKLINE(V2<REF(V2,1),V2,REF(V2,1),3,0),COLORGREEN;
看长做短:0;
以DKX为主:0;
以LON为辅:0;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这段文华财经代码是一个结合价格、成交量和趋势平滑的技术指标,核心作用是帮我们判断市场趋势的强弱和方向,辅助买卖决策。下面用新手能看懂的语言,一步步拆解核心原理:
一、基础数据:先搞懂 “原材料”
代码里的所有指标,都是从两个最基础的数据算出来的:
- 价格:包括当天收盘价(CLOSE)、最高价(HIGH)、最低价(LOW),以及前一天的收盘价(LC,通过
REF(CLOSE,1)
获取,REF
就是 “引用前一天数据” 的意思)。 - 成交量(VOL):当天的成交数量,反映市场活跃度。
二、核心计算:把 “原材料” 变成 “信号”
1. 第一步:算 “成交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”(VID)
plaintext
VID := SUM(VOL,2)/(((HHV(HIGH,2)-LLV(LOW,2)))*100)
- 简单说:
SUM(VOL,2)
是 “最近 2 天的成交量总和”;HHV(HIGH,2)-LLV(LOW,2)
是 “最近 2 天的价格波动范围”(最高价减最低价)。 - VID 的意思是:“每 1 个单位的价格波动,对应多少成交量”。数值越大,说明这段时间的价格变动是由 “大量成交” 推动的(更可信);数值小,可能是 “少量成交” 带动的价格波动(可信度低)。
2. 第二步:算 “带成交量权重的价格变动”(RC)
plaintext
RC := (CLOSE-LC)*VID
CLOSE-LC
是 “当天收盘价减前一天收盘价”,也就是 “当天价格涨了多少(正数)或跌了多少(负数)”。- 乘以 VID 后,RC 就成了 “带成交量权重的涨跌”:
- 如果当天涨价(CLOSE>LC),且 VID 大(成交量配合),RC 就是大正数(说明 “强上涨”);
- 如果当天跌价(CLOSE<LC),且 VID 大,RC 就是大负数(说明 “强下跌”)。
3. 第三步:算 “累计趋势能量”(LONG)
plaintext
LONG := SUM(RC,0)
SUM(RC,0)
是 “把所有历史 RC 加起来”(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累计值)。- 可以理解为:“市场从过去到现在,所有‘带量涨跌’的总能量”。LONG 持续变大,说明整体是上涨趋势;持续变小,说明整体是下跌趋势。
4. 第四步:算 “趋势强弱差”(LON)
plaintext
DIFF := SMA(LONG,10,1); // LONG的10天平均值
DEA := SMA(LONG,20,1); // LONG的20天平均值
LON := DIFF-DEA; // 短期平均 减 长期平均
- 这一步和大家熟悉的 “MACD 指标” 原理类似:用短期趋势(10 天)减去长期趋势(20 天),得到 LON。
- 作用:LON 为正数,说明 “短期趋势比长期趋势强”(上涨动力在增强);LON 为负数,说明 “短期趋势比长期趋势弱”(下跌压力在增大)。
5. 第五步:用 “均线平滑” 过滤噪音(LLL 和 V2-V6)
plaintext
LLL:=MA(LON,10); // LON的10天均线
V2:EMA(LON,1); // LON的1天指数均线(就是LON本身)
V3:EMA(V2,3); // V2的3天指数均线(再平滑一次)
V4:EMA(V3,3); // 再平滑一次...以此类推到V6
- 直接用 LON 可能波动太大(噪音多),所以用 “均线(MA/EMA)” 平滑几次,得到 LLL 和 V2-V6。
- 均线的作用:让趋势更 “稳”,避免被短期波动误导。比如 V6 是经过 5 次平滑的线,能反映更长期的趋势。
三、信号可视化:用颜色告诉你 “该注意什么”
代码最后用颜色和线条,把趋势方向直观展示出来:
- 红色 = 上涨趋势,绿色 = 下跌趋势:
- 比如
IF(LLL>=REF(LLL,1),LLL,NULL),COLORRED
:如果 LLL 今天比昨天高(上涨),就显示红色 LLL 线;否则不显示。 - V2 到 V6 也是同理:只要当天比前一天高,就显示红色线段,直观看到 “哪些均线在上涨”。
- 比如
- 红绿柱子 = 短期涨跌力度:plaintext
STICKLINE(V2>REF(V2,1),V2,REF(V2,1),3,0),COLORRED; // V2上涨,画红色柱子 STICKLINE(V2<REF(V2,1),V2,REF(V2,1),3,0),COLORGREEN; // V2下跌,画绿色柱子
柱子越长,说明 V2 的涨跌幅度越大(短期趋势变化越明显)。
四、核心用法:结合 “看长做短” 的策略思想
代码最后标注的看长做短:0; 以DKX为主:0; 以LON为辅:0;
,是这个指标的使用原则:
- 看长做短:用 LLL、V6 这些 “长期平滑线” 判断大趋势(长),用 V2、柱子这些 “短期线” 找买卖点(短)。
- 以 DKX 为主,LON 为辅:DKX(另一个趋势指标)定大方向,这里的 LON 系列指标辅助确认趋势强度(比如 LON 变红、柱子变红时,说明短期和长期趋势一致,信号更可靠)。